-
22
2015-04
一、 日常公益活动1、 开展“法在社区”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分别与湖北省妇联、武昌区妇联、武昌区司法局、武汉晨报法治版、长江日报政法部、武汉电视台第四频道、武昌区首义路街司法所、武昌区徐家棚街司法所、江岸区普法办、武汉市武昌黄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22期“法在社区”公益活动。“调解网”累计遴选并推荐了80位居民调解员和16位法科学子志愿者参加“法在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现场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居民调解。2、 开展 “法在援助”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分别接受武昌区消费者协会、湖北省法律援助中心残疾人工作部等机构的委托,遴选并推荐居民调解员,承办武昌区消费者协会指派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湖北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残疾人权益保护等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 开展“社区说案”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分别与百步亭花园司法所、武昌区司法局普法宣传科、武昌区珞珈山司法所共同举办了“社区说案”公益活动,讲解各类案例,进行法治宣传和公益普法。4、 开展 “法律热线”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与武汉晨报法治版共同举办了12期“法律热线”公益活动。调解网遴选并推荐36位居民调解员,分别在“晨报律师在线”解答读者的法律咨询。5、 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会调查”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与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青团湖北省委权益部共同举办了8期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会调查”公益活动。“调解网”累计遴选并推荐36位居民调解员和8位法科学子志愿者,对18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前社会调查,并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了《社会调查评估报告》。6、 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 2014年,“调解网”与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同举办了10期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调解网”遴选并推荐40位居民调解员,共59次作为“合适成年人”到各办案单位,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的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的情况下,陪同涉案未成年人接受讯问(询问)或出席庭审,以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7、 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考察帮教”公益活动 2014年3月下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考察帮教”公益活动正式启动。2014年5月,“调解网”与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同举办了2014年第1期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考察帮教”公益活动,“调解网”代表参与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的考察、帮教工作。8、 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区矫正”公益活动 2014年4月12日上午,武昌区司法局主持“社区服刑青少年结对帮扶”活动,并到武昌区乐颐轩老年公寓进行社区服务。“调解网”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区矫正”公益活动中的2名社区服刑青少年建立了联系。9、 开展“法科师生参观看守所”公益活动 2014年10月和12月,“调解网”与共青团湖北省委权益部、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共同举办了两期“法科师生参观看守所”公益活动。组织来自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江汉大学7所高校的44名法科师生参观了武汉市第一看守所、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并在武汉市第二看守所就“看守所法律援助值班律师”问题举行座谈,讨论了目前推行该制度存在的困难与可能的解决方案。“调解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傲教授等参加了活动。二、其他活动1、 参加两岸四地消费者保护合作机制会谈 2014年1月7日上午,民革中央联络部李霭君部长等一行,就两岸四地消费者保护合作机制等问题与武汉大学国际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讨。“调解网”代表参加本次会谈,并就调解网参与远程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等问题发言。2、 参加湖北省妇联维权工作座谈会 2014年3月7日上午,湖北省妇联主持召开2013年度“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十佳案件”发布及维权工作座谈会,省妇联主席彭丽敏、副主席高勤、省司法厅副厅长张正军等出席会议并发言。“调解网”代表在会议上发言,建议搭建全省妇女儿童维权的信息服务平台及微公益平台。3、 参与主办“湖北省2013年度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 2014年3月18-28日,“调解网”与 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湖北省律协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共同举办“湖北省2013年度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评选活动,通过在“调解网”上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方式,最终确定评选结果。4、 见证武昌区人民法院疑难案件执行 2014年4月30日,“调解网”发起创始人周冶陶女士和武汉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刘斯凡副教授应邀作为监督员应邀作为监督员,参与现场调解并公益见证了武昌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对一起疑难案件的执行过程。经过武昌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和“调解网”居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对本案所涉共有财产的清点和分割,原被告按份额领取并签名确认,本案执行完毕。5、 参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起诉案件听证 2014年5月7日,“调解网”代表应邀参加了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案件的不起诉听证,详细介绍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社会调查”时得知的未成年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6、 参加“建立社区受暴妇女庇护所”工作讨论会 2014年5月9日上午,“调解网”代表应邀参加了武汉市妇女联合会主持召开的“建立社区受暴妇女庇护所”工作讨论会,与市法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相关职能处室的负责人及学者代表、各级妇联组织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7、 参加“知法、守德、悟生活”社区矫正学习讲座 2014年5月29日下午,“调解网”代表应邀参加了武昌区首义路司法所、武昌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共同在武昌区首义路社区举办的“知法、守德、悟生活”社区矫正学习讲座,为首义路街的全部社区矫正人员(不包括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讲解了犯罪心理、社交礼仪等方面的知识。8、 参加武汉大学公益法中心的“青年公益法律人成长计划” 2014年6月,“调解网”积极参加武汉大学公益法中心推出的“青年公益法律人成长计划”。在成为该计划的合作伙伴机构之后,招募了两名在校法科学子肖文萍、彭博分别作为2014年7月和8月暑期实习生在“调解网”实习,参与“调解网”的全部公益法律活动。9、组织“刑事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暨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标准”座谈会 2014年7月6日下午,“调解网”在武汉大学校园内组织召开了“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暨法律援助办案质量标准”座谈会,来自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法学院或法律援助中心的师生代表,多个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援助办案律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并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保护、律师承办未成年人刑事法援案件的注意事项、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研讨。10、参加武昌公益品牌调研座谈会 2014年7月17日下午,武昌区政协“关于在武昌培育全国知名公益品牌”课题调研组一行,在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湖北省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进行了专题调研。“调解网”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11、举办公益法律主题联谊活动 2014年8月24日,“调解网”与武汉晨报法治版共同举办了公益法律主题的联谊活动。武汉地区约20名对公益法律感兴趣的职业法律人,前往黄陂区“农耕年华”进行趣味户外拓展训练,共同交流、探讨公益法律发展等话题。12、参展首届“湖北省妇女儿童服务业博览会” 2014年11月21-23日,首届“湖北省妇女儿童服务业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调解网"的妇女儿童维权项目,在本次博览会的“湖北省服务妇女儿童优秀项目展”单元参展,获得好评。13、就《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初稿)》提交修改意见 2014年11月,“调解网”在收到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初稿)》的征求意见函后,针对《条例(初稿)》相关内容提交了修改意见。14、参加武汉市受暴妇女庇护援助中心揭牌仪式 2014年11月25日,“武汉市受暴妇女庇护援助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调解网”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并代表反家暴志愿者发出“反对家庭暴力,构建和谐家园”的倡议。“武汉市受暴妇女庇护援助中心”位于武汉市妇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内,中心将为武汉市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提供倾诉、情绪安抚、紧急庇护、法律援助、家事调解、后续救助等服务。15、担任高校模拟法庭评委 2014年11月,“第四届华中八校模拟法庭辩护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举行,“调解网”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的邀请,由湖北天空律师事务所主任程汉陵作为“调解网”的代表,担任复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VS华中科技大学”专场的评委。16、参与承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座谈会” 2014年12月11日上午,“12-4”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传日系列活动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座谈会”在武汉科技大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员会主办,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武汉晨报法治版与“调解网”共同承办。“调解网”发起创始人周冶陶、武汉科技大学正校级领导顾杰、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金鹏,以及各方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主题,分别就我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建言献策。17、印制维权宣传资料 2014年2月,调解网与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共同印制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程序和内容》。2014年3月, 调解网与武汉区消费者协会、湖北光谷律师事务所共同印制《消费者法律手册》,向社居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11月、12月, 调解网先后印制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宣传单页、《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宣传单页。三、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2014年,调解网先后与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公安分局、武昌区总工会、武昌区政府徐家棚街办事处、湖北省律师协会、武汉市法律援助中心、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荆楚网”、湖北省旅游监察总队等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合作关系。四、荣誉与媒体报道 2014年2月,湖北省司法厅机关刊物《湖北司法》刊载《调解网运行两年来的实践与思考》,将“调解网”的公益法律模式作为特色品牌予以推荐。2014年3月,“调解网”获评“2013年度湖北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
16
2015-04
2015年4月16日上午,"社会组织进社区启动仪式"在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举行。 来自武昌区65个社区的社区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会,“调解网”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在现场详细介绍了调解网与社区居委会共同举行公益活动的方案和计划。
-
16
2015-04
2015年4月,“调解网”与湖北鼎君律师事务所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合作关系。 湖北鼎君律师事务所:http://ding-jun.com/
-
09
2015-04
-
07
2015-04
2015年3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2015年第3期在武汉市进行。本期活动由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与调解网共同举办,并得到了武昌区人民检察院、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的公益支持。 活动期间,调解网 遴选 居民调解员 作为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的代表(合适成年人),根据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的委托,在下列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担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证人的合适成年人,并在部分案件中作为未成年人的合适成年人出庭。 1、 2015第002号案件(未成年人XXX涉嫌抢劫案,司法机关案件编号:昌检侦监未代到[2015]1号)。 2、2015第003号案件(未成年人XXX涉嫌抢劫案,司法机关案件编号:昌检公诉未代到[2015]2号)。本期活动致谢:公益支持: 武昌区人民检察院、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居民调解员(合适成年人): 赖 远(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 实习律师)
-
02
2015-04
2015年3月底,“调解网”与“腾讯·大楚网”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合作关系。 腾讯·大楚网:http://hb.qq.com/
-
31
2015-03
2015年3月,“法律热线”公益活动2015年第3期在武汉市进行。本期活动由武汉晨报法治版与调解网共同举办。本期活动无公益支持方。 活动期间,调解网 根据 居民调解员 的网上报名,遴选作为调解网的公益法律人,在“晨报律师在线”QQ群解答法律咨询,在必要的时候电话及当面解答法律咨询。本期活动公益致谢:居民调解员: 1、赖 远(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 实习律师); 2、王玉珏(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 律师)。
-
29
2015-03
2015年3月28日(周六) 上午,“法在社区”公益活动2015年第10期在 武汉市 武昌区 杨园街 柴东社区 举行。本期活动由武昌区民政局、武昌居民调解研究中心、调解网共同主办。本次活动无公益支持方。 11位居民调解员和1位法科学子志愿者在“调解网”上报名参加本次公益活动。综合考虑居民调解员的类型多样性、报名先后顺序、电话确认能否按时参加等因素,最终有3位居民调解员和1位法科学子志愿者参加本期活动。 本期活动公益致谢: 居民调解员: 1、李海夫(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 律师) 2、兰 炜(武汉市司法局法制培训与调解办公室 专职讲师) 3、刘 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法务) 法科学子志愿者: 黄 田(武汉大学 2013级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28
2015-03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进入调解网,选择注册实名用户,上传个人信息完成注册步骤。在后台操作人员审核后,即可按照注册的邮箱及密码登录网站,点击“申请居民调解”,可选择“申请调解”或“发起共同申请”,填写需要调解的纠纷经过,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申请调解。 居民也可以关注调解网新浪、腾讯的官方微博:@调解网,并通过二维码扫描关注调解网官方微信号,获得帮助。 (详见: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50327/ctdsbfk2600525.html)
-
28
2015-03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晨玮 武昌区居民调解研究中心是如何依托“调解网”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记者为此专访“调解网”创始人周冶陶、武昌区居民调解研究中心法人梁东新及居民调解员刘良律师,解读他们眼中的“调解网”。 周冶陶:创办纯公益网站为居民释法 1980年11月,周冶陶从武汉大学调入省检察院工作,与“法”结缘,她曾任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2011年,周冶陶退休时,她已和“法”打了30多年交道。在此期间,周冶陶创下多个湖北省“第一”:湖北省实践我国刑法的第一批公诉人、省检察学校第一任校长、省检察院反贪局第一任局长、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第一任主任等。 还未退休时,周冶陶便想到,“普法这么多年,还有老百姓并不懂法,我能做点什么?”2012年,她创办公益服务网站“调解网”,网友们通过网络便能与法律服务志愿者互动,获得解决方案。 “纯公益服务的法律网站,面向草根,不收费!”周冶陶设想中的网站,渐渐壮大。调解网先后与武昌区政协、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各高校法学院,省市妇联,省残联及多家律师事务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公益普法。 截至3月25日,调解网注册人数已达2805人,拥有法律服务志愿者总计419人,其中律师218人、法官23人、检察官8人、企业法务12人,高校法学教师36人,其余则为公安人员、公证员等。几乎每周,调解网会公布线下公益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在线下宣传法治,接受基层群众的各种问题。 如今,已经68岁的周冶陶仍然亲力亲为,线下活动,她几乎都会赶去参加,未来,她希望,普法活动能走遍三镇各个社区。 梁东新:让普法和教育结合起来 梁东新是武昌区居民调解研究中心法人,同时也是武汉科技大学法律系主任。梁东新多次和几位法学教师参加“调解网”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案例、以案释法,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提出的各类疑难问题。 她介绍,近年来,高校的法律教育强调“更接地气”,课堂上教授的内容需要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紧密结合。能不能让法律系的学生们参与进这些公益活动中来,从而让他们得到锻炼?在梁东新看来,老师不仅可以自己参加法律类公益活动,也可以带着学生来参加。各方一起在网上讨论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更是一种参与式普法。在网站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中,不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吴汉东教授这样的大家,学子们用正义和热情来探讨实际案例、参与解决实际纠纷,“这是一块很好的实践基地,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公益心。” 刘良:参与线下活动次数最多 刘良是徐家棚街喻家湖社区的社区律师,也是参与“调解网”线下公益活动次数最多的居民调解员之一。刘良告诉记者,现在市民们的维权意识高涨,大家带着问题,希望求助于法律,却又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路径。“调解网”的出现,可以适应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和维护合法权益的需要。房屋出租后与租客发生纠纷、房屋漏水怎么办、家庭矛盾纠纷申请调解……在参加“调解网”线下公益活动时,刘良碰到最多的就是这类问题,“虽然事情小,但确实是大家最需要了解的内容。” 刘良还常常登录网站,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线解答问题,他也感觉到,身为法律人,在网上、线下都努力倡导和践行居民调解,促进社会和谐。 (详见: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50327/ctdsbfk260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