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S AND INFORMATION ────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4年第41期编辑:郭雨璇 张浩文/记者 陈致群今年以来,湖北省委、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将其作为参与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渠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真正把“基层行”活动融入群众日常、融入社会治理。江欣苑社区:资源下沉 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9月23日至24日,“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武汉召开。武汉市将“基层行”活动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动员两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打造一批具有武汉特色的“基层行”活动品牌,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武汉、法治武汉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指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要把更多资源下沉到社区来,充实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夯实城市治理基层基础。江欣苑社区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由渔业村撤村建居而来,于2009年正式成立。青年普法志愿者发挥主力军、突击队作用,15名社区工作者带领45支志愿者队伍2000余人,以“基层行”活动为重要抓手,通过“阳法驿站”“周四有约”等活动,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作为全国村改居的典型,江欣苑社区经历3次拆迁,拆迁过程实现了“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青年普法志愿者用法治兜底老百姓的行为底线,筑牢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铜墙铁壁”,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充分就业社区”等荣誉。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该社区设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设在社区的国家级立法联系点,江欣苑社区十分珍惜这份殊荣和使命,创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身兼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立法联系点,江欣苑社区将丰富的立法资源与“基层行”活动有机结合,青年普法志愿者作为基层立法信息员,共参与48部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280余条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群众的声音搭上了立法“直通车”,也通向了普法“高速路”。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今年64岁了,自1999年担任村委会主任以来,她在此经历了青年、中年并选择继续坚守与奉献,将法律理念与知识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播撒到百姓身边、群众心田。“一城汉阳人,半城志愿者”,这是汉阳区志愿活动的生动写照,汇聚成法治社会建设的磅礴力量。胡明荣多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016年建党95周年之际,江欣苑社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她作为代表去领奖。2020年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受邀进京接受表彰。胡明荣告诉记者,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可感可及,法润民心、法得民心,青年普法志愿者就是群众身边的“草根法律专家”,他们敲得了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服务到位。在胡明荣看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经常走街串巷,他们也是普法工作的重要对象。为此,她非常支持在江欣苑社区作为汉阳区152个点位之一设立“阳法驿站”,为太阳底下辛苦奔忙的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和休憩场所,就近就便就时提供法律咨询等各种帮助。“调解网”:与时俱进 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武汉市推出“调解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汇集政法干警、律师、企业法务、法科教师和在校生等法律志愿服务者,面向社区居民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居民调解以及未成年人帮扶等公益法律服务。“调解网”自2012年3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2载春秋,实名注册且经过审核的志愿者1150人,其中法学会会员177人,以执业律师为主,成功调解案件2万多件。2018年6月1日,武汉市法学会在“调解网”设立专业研究会,是中国法学会系统较早以“社会纠纷多元化解”命名的研究会,也是武汉市法学会第一个依托社会组织成立的研究会。从服务于法律咨询与矛盾化解的一个公益网站,到成为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调解网”不断创新社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提升用法律服务基层的效能,真正体现出公益、便捷等独特价值。“‘调解网’是顺应老百姓的需求而产生的较早开辟在线调解的平台。”调解网负责人宫步坦告诉记者,“‘调解网’不断创新服务理念,自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由此吸纳更多法学法律人才、青年人才。增添法治服务力量。”据悉,“调解网”具备六大功能:法律志愿服务,调解、诉调对接和仲调对接,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弱势群体法律援助,多元解纷的理论研究及探索实践,环境民事与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网”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当事人,节约成本,如果案件在外地,通过远程调解就可以解决。调解庭配备的在线调解设备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可以直接在调解庭举行线上调解。如果当事人有意线下调解,调解员可以把双方当事人约到“调解网”内设的调解庭现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调解的紧张氛围。“老百姓对于法律的需求非常迫切,往往又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这时候普法志愿者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他们解决相当一部分法律需求。”青年普法志愿者、湖北黄鹤律师事务所石志炜律师告诉记者。廉政法治文化公园:崇法尚廉 传承红色法治文化2024年1月1日,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该《条例》的第3次修订,以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彰显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这一年,《条例》成了“基层行”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武汉,《条例》的学习有着更加充分的条件。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此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在此诞生。中共“五大”纪念馆、中共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与武昌廉政法治文化公园组成“品”字型法治文化基地,荣获2020年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也是武汉市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廉政法治文化公园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宣传内容,建有法治文化景观石、法治凉亭、法治长廊、道旗、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具备红色党史教育、纪律监察学习、廉政法治教育、法治文化传播等各种功能。置身园内,法治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重温入党誓词的声音不时在耳畔响起。馆内以“法治讲堂”和武昌“周周讲”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学党章、讲党性、守党规”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建引领、普法宣传的重要实践基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靠文化力量来驱动,武汉市用好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持续提升‘基层行’活动的法治文化引导力,该法治文化基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宣传教育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武昌区法学会会员、讲解志愿者郭梦瑶说。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文字:施政 武政萱编辑:符樱7月30日,“英雄城市 平安常在”暨“法治武汉”专题宣传采风活动走进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了解研究会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实绩,更探寻武汉市法学会大力推动基层服务站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创新实践。线上线下专业力量联动解纷走进研究会的调解庭,总干事曹红玲熟练地打开“在线调解室”系统,一件法院委托过来的调解案件正在等待受理。该系统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调解员可以通过电话、视频与当事人展开线上调解,大大节约了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今年3月,一起纪念币投资案由法院委托给研究会会长宫步坦进行调解。该案涉及30位投资人,时间跨度9年。宫步坦和团队成员耐心安抚投资人的焦虑情绪,运用专业知识制定减少损失的方案,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申请人按照一定比例返还投资款项,30件诉讼案一并案结事了。采风团成员了解“在线调解室”。“在市法学会的指导下,我们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武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武汉海事法院以及12个基层法院开展调解合作,从2018年3月到2023年12月,共受理法院委派或委托的调解案件24146件……”宫步坦介绍,研究会在多元解纷、困境未成年人帮扶、法律志愿服务方面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今年,市法学会在研究会建立示范基层服务站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研究会的法律服务工作不断向社区拓展。携手妇联共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涉及婚姻家庭纠纷,一纸判决往往案结事未了,需要各方面力量多元化解纠纷才能达到最优解。”市妇联与市法学会共建基层服务站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万萍感慨。市妇联设有维权咨询服务中心,每年接访量在1000件以上。今年4月,市法学会在市妇联打造了基层服务站,携手服务妇女群众。前不久,一起棘手的抚养权官司找到市妇联。原来,一对夫妻协议离婚,女儿由男方抚养,离婚后不久,已怀孕的女方又生育一男孩,由女方抚养。因去年男孩玩滑梯不小心摔伤,男方直接将男孩接回家,不让女方再抚养,甚至不让见面。女方提起诉讼,法院一审、二审都判决男孩由女方抚养,但男方表示宁愿被判刑也不愿意将孩子交给女方。市妇联邀请万萍参与调解。万萍说:“我们除了向男方讲法律,更多讲这种对抗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同时劝解女方不要急于通过执行解决问题,而是要以两个孩子健康生活和成长为出发点,协商解决。”经过多次努力,双方同意暂时维持现状,明确孩子的探视权问题。据市妇联权益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共建“基层服务站”邀请相关教授、检察官、律师担任首席专家,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同时在全市16个区各选1个社区试点“幸福家”婚姻家庭调适项目,采取“线下服务+线上预约”方式,提供“家门口”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多方融合法律服务向“家门口”延伸“我们把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建设、深入开展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作为平安武汉、法治武汉建设的重要载体。”据了解,武汉市今年示范打造35个基层服务站,其中市级8个,分别建在市信访局、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武钢有限公司、研究会;区级27个,包括16个区综治中心、1个街道、1个社区、9个户外工作者驿站。在去年首批入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395人基础上,今年,市、区首席专家拓展到827人。宫步坦介绍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的发展历程。有了阵地和队伍,“首席”法律服务不断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基层服务站点嵌入区综治中心,打造“群众吹哨、首席报到”阵地。开展“双百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495场。依托户外工作者驿站建立基层服务站,切实为户外工作者和居民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法律服务。“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首席专家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基层服务站示范化建设运行,进一步发挥法学会‘智囊团’作用,逐步形成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法学会基层服务工作体系,为法治武汉建设开辟新路径。”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新闻媒体对应链接:http://www.app.dawuhanapp.com/p/39808467.html
2024年5月9日,“调解网”与武汉市慈善总会签订“调解网公益慈善关爱基金”合作协议书,建立合作关系。2024年5月15日,依托武汉市慈善总会设立的冠名基金“调解网公益慈善关爱基金”(以下简称“调解网基金”)正式上线。“调解网基金”的宗旨为:开展“助贫、助残、助老、帮扶困境妇女与未成年人”等公益慈善活动,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各种形式的法律及相关帮助,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原标题:探索建设特色法治智库 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建设 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贡献法治力量稿件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记 者|田 雄责 编|张晶晶通讯员|唐 巍“法院委托或委派的调解案件总数达12058件”“帮扶受援人数达1159人”“为485名涉罪未成年人出具社会调查报告”……2018年6月,依托武汉市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线上法律服务平台“调解网”,湖北省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正式成立,并在短短3年多时间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工作“成绩单”,其探索建设地方特色新型法治智库的成功经验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武汉市法学会具体指导下,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充分利用“调解网”平台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和武汉市基层法治建设,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 筑牢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调解网”于2012年3月创办,至今已有10年历程。目前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的180名会员中,大部分是“调解网”的法律服务志愿者,拥有多年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经验。研究会借助“调解网”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最大化发挥会员作用,为知识产权、建筑房地产、消费、医患、家事、民间借贷、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等类型的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为武汉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开展贡献法治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该研究会通过“调解网”平台共接收武汉地区3个中级人民法院、9个基层法院委托或委派的调解案件12058件,充分发挥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一个有丰富调解经验的调解员,要让有不同诉求的利益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列法条,帮助当事人学会各让一步,学会妥协的艺术。”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会长宫步坦在此前刊载于本报的一篇法学会会员日记中,总结10年来的调解工作,袒露心声,“在有些调解成功案例中,我们不仅化解了矛盾纠纷,当事人后来又继续合作,这让我们感受到‘和为贵’带来的欣喜。”2019年6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了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开展社会纠纷多元化解专业服务的“武汉模式”;宫步坦获得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2020年度“湖北最美消费维权人物”称号;该研究会党支部书记、“调解网”总干事曹红玲荣获2021年武汉市“金牌家事调解员”称号。 参与各项法律服务公益活动近年来,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不断壮大“法律服务志愿者”“普法志愿者”队伍,以“调解网”为纽带,动员组织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仲裁员、企业法务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法学教师、法科学子等1000余人,参与各项法律服务公益活动,特别针对弱势群体,为基层群众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2018年至今,该研究会通过“调解网”平台帮扶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困境妇女以及低保人员等受援人1159名,办结相关法律援助案件1128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3805万余元。其中,曹红玲承办的残疾妇女张某某“被协议离婚”后申请撤销婚姻行政登记纠纷法律援助案件,被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残联评为当年“十大维权案件”。与此同时,该研究会还特别重视对困境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2018年至今,“调解网”未成年人维权团队为244名涉罪未成年人指派“合适成年人”,为485名涉罪未成年人出具社会调查报告,为63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附条件不起诉期间的考察帮教。2018年以来,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共举办44期“法在社区”、16期“第三方法律服务”、16期“与法同行”等法律服务公益活动,参与其中的法律服务志愿者共300余人次。2021年,“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法律志愿服务队”日常机构设立于该研究会与“调解网”,发挥线上、线下联动的平台优势,协助统筹全省法律志愿服务机构和法律志愿服务者。 积极探索多维度合作机制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成立3年多来,始终坚持实体化运行。研究会与位于武昌区的“调解网”合署办公,设置会议室、档案室、培训室、调解室,以及与人民法院对接的调解信息化系统,随时对接法院,开展诉前调解等工作。该研究会设有专职人员,每天安排律师调解员值班,采取研究会专职工作人员、律师调解员和高校法科学子志愿者共同配合的日常服务方式,从而实现研究会日常事务有人处理、来访人员有人接待、矛盾纠纷能及时调处的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2021年,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借助“调解网”的场地与平台,与各级法学会、学科研究会、街道及社区、公检法司、仲裁委、群团组织、工商联、行业协会、高校、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单位举办各种座谈会议80余场,与各方探讨在具体领域的合作机制,探索更高效的合作路径,以发挥研究会和“调解网”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优势,将资源优势和专业力量扩展至多维度多领域。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还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资政建言等工作,努力推动研究会的法学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在今年湖北省两会上,作为湖北省人大代表的宫步坦提交了《关于优化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 尽快制定我省商事调解示范规则的建议》。据了解,宫步坦履职4年来,领衔提交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议案2件,参与起草《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针对某市一直沿用的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提出规范性文件审查建议书,提出“建立多元化解纠纷机制”“加强诉前律师调解工作”“提高商事纠纷仲裁国际化程度”“完善涉外商事纠纷调解机制”等代表建议15件,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贸促会、工商联等单位采纳、运用。“下一步,研究会将进一步壮大队伍,扩大力量,以‘调解网’为纽带,发挥‘调解的力量’,做好‘身边的公益’,为多元化解社会纠纷和基层法治建设继续发光发热。”今年3月11日,在武汉市法学会召开的会长扩大(视频)会议上,宫步坦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时说道。
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结题评审结果的通报》,经初步审核、专家评审、成果评选等环节,批准55项课题结题。其中,7个课题成果为“一等奖”项目,19个课题成果为“二等奖”项目,29个课题成果为“三等奖”项目。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承担的《发挥专业代表小组在人大立法、监督中作用机制路径研究》课题成果,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二等奖”。该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负责人、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会长宫步坦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严格按照课题计划要求完成了课题报告等成果。课题报告从专业代表小组定位出发,分析设置专业代表小组的当前现实意义和发挥专业代表小组实效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专业代表小组机制建设和制定《专业代表小组工作条例》等意见建议。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刘欢 □ 本报通讯员: 付阿北 “支持法援慈心为民,传递关爱留有余香。”点击进入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网站,下方的蓝底白色标语分外醒目。为进一步缓解法律援助资金短缺压力,拓宽法律援助筹资渠道,2014年1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注册成立,通过募集公益资金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由省司法厅进行业务管理。近年来,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资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推动法律援助进监所,成为湖北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 为欠发达县“输血”走进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法律咨询、公证、法律援助、行政复议受理窗口一字排开,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等设备配备齐全。南漳县是湖北省司法厅负责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单位。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法律援助工作有机结合,于2022年、2023年分别向南漳县司法局提供15万元和10万元援助金,用于支持当地法律援助工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捐助我县的资金全部用于法律援助案件补助及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办公设备采购等,有效弥补了我县资金短缺的不足,充分调动了法援律师工作的积极性。”南漳县司法局局长赵军说。两年来,南漳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利用法律援助基金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5件,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开展法治讲座5次,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23次,化解群体性纠纷6起,为农民工、残疾人挽回经济损失350余万元。得到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帮助的不只南漳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黄冈市罗田县,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22年,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安排15万元用于罗田县法律援助工作。2023年,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向孝感市孝昌县提供10万元援助金,支持老区经济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据悉,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每年选择一到两个经济欠发达的县,资助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平台建设、律师办案经费和法治宣传教育等。 助困难群体维权工资久拖不发、多番讨要无果,农民工老颜来到湖北多能律师事务所求助,律师廖春勇代理此案。廖春勇向法院主张应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劳务报酬,清偿后可向分包单位追偿,相关代理意见被法院完全采纳,帮老颜讨回了欠薪。这是湖北多能律师事务所被确立为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后,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生动体现。2022年4月,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与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多能律师事务所、维力律师事务所、武汉市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调解网)签订协议,分别建立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在此基础上,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为四个维权中心提供部分经费,用于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四个维权中心自成立以来,年均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 向高墙内送法“我一定好好服刑,安心改造。”接受法律援助后,老江连声道谢。老江因杀人被判死刑缓期执行,在湖北襄阳某监狱服刑。入监后,他一直坚称自己无罪,多次提出无罪申诉,均被驳回。2023年7月,得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后,老江第一时间向监狱提出书面申请。湖北今天(襄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唐齐斌、毛永琴详细了解了老江的情况,就法律援助方向、工作重点等与民警达成共识。随后,他们面对面向老江详细解释与其判决相关的法规政策,解答其疑问,促使其卸下思想包袱、安心改造。2023年5月,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在襄阳、荆州等地举行全省法律援助进监所试点活动,拉开了法律援助进高墙活动的帷幕。据悉,这一活动旨在为包括罪犯、戒毒人员在内的所有需要法律援助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开展法治宣传和“一对一”帮教,维护其合法权益,增强其法治观念,帮助其走向新生。目前,法律援助进监所活动已在湖北监狱戒毒系统铺开,受到广大罪犯、戒毒人员及家属欢迎。“法律援助是公益事业,做公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将继续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资金募集,共同为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贡献。”湖北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主要负责人说。
──── LEGAL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
──── POPULAR ACTIVITIES ────
──── HON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