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2019-09
9月11日上午,“妇孺灯塔 点燃希望”—公益法律服务项目第5期活动在江夏区纸坊街宁安社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武汉市武昌区居民调解研究中心(“调解网”)主办,江夏区妇联、纸坊街宁安社区协办。宁安社区儿童、妇女、社区工作人员及“调解网”总干事曹红玲、律师李光福、青年法律服务志愿者盛严静、张宇参加了此次的讲座活动。 李光福律师对社区妇女进行心理疏导 李光福律师耐心为社区妇女解答法律疑惑 曹红玲律师记录社区妇女婚姻家庭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曹红玲律师与咨询人面对面交流律师深入社区,通过与社区妇女面对面沟通与交流,了解社区妇女及其丈夫的婚姻现状。普及与婚姻有关的法律知识,尽可能的规避婚姻家庭中产生的相关问题,使夫妻双方相处更加融洽。 编辑:盛严静
-
20
2019-09
2019年9月18日,为快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开展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扩大律师调解试点工作的通知》及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律师调解工作的试点方案》,湖北省律师协会律师调解中心(以下简称“湖北律协调解中心”)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多次磋商和座谈,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在座谈中表示,进一步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建立律师调解工作模式,创新律师调解方式方法,能够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湖北律协调解中心于2018年3月成立,是湖北省律师协会组织律师调解、促使纠纷各方当事人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常设机构。湖北律协调解中心采取“一庭、一网、一册、一线”的架构和运行模式。“一庭”:设立省律协律师调解庭,位于省律协指定的办公场地内;“一网”:依托“调解网”现有的律师调解品牌、律师调解员团队、律师调解经验和“互联网+”等优势,构建全省律师调解员网络;“一册”:建立省律协调解中心律师调解员名册;“一线”:建立省律协调解中心律师调解热线。
-
19
2019-09
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律师曹红玲每周四都会到社区“坐班”。从最初“冷板凳”到社区的“座上宾”,曹红玲积极发挥社区派驻律师作用,为遇上麻烦事的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为诉讼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为暑期的孩子们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为居民们定期开设法治课堂。6年来,她接待咨询达到700多人次,开展普法讲座30多场,承办社区法律援助案件50余件。2012年,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斥资为市民购买法律服务,向1193个社区派驻律师,“调解网”负责人、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高级合伙人曹红玲就是其中之一。她被武汉市司法局分派到百步亭文卉苑社区,这是武汉市最大的保障房居住小区,2699户廉租房中低保户1500多户,残疾人约500户,两劳释解人员500多人,有暴力倾向的重大精残、智残人员50余名,涉毒人员若干。在这个“全市最复杂小区”,曹红玲一呆就是6年,为家暴的女人打离婚官司、为单亲妈妈讨社保、为卖菜摔倒的老人要赔偿、为美团骑手追回丧葬费和抚恤金……除此之外,她还在社区积极开展普法讲座,为暑期的孩子们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在曹红玲看来,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即“契约社会”过渡。许多事关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疏导和解决。2019年7月28日,曹红玲在全省律师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表彰会议上,作为全省优秀党员律师代表发言,曹红玲谈及6年派驻律师时表示:“律师往往只是站在己方当事人的角度处理问题,而如果我们换一种身份去面对纠纷,其实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专业特长。”坐“冷板凳”也不当“摆设”2013年5月,初来乍到的派驻律师曹红玲在居委会人眼中是个新添的“麻烦”,“增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要打表考核,帮忙安排活动时间。”“如何让人们意识到律师的重要性,发挥派驻律师作用?”这是摆在曹红玲眼前的第一个难题。“首先,我要让社区居民知道有个律师在居委会,有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去找律师咨询。”曹红玲说。情况复杂的社区从来不缺的就是“矛盾”,每周都有一两起纠纷需要调解处理,与坐“冷板凳”的曹红玲形成对比的是,社区居委会民调员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一张办公桌的曹红玲并不气馁,跟着民调员走门串户,主动帮助居民解矛盾、化纠纷。就这样,在曹红玲积极工作下,半年时间,居民们口口相传,都知道社区里来了个热心肠的律师。居委会里,曹红玲也有了“咨询台”,居委会还给配了电脑等办公设备,上门咨询的居民甚至排起了队。“很多居民非常需要法律帮助,特别是经济比较困难、知识层次较低的人群,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平时有一些潜在的法律问题,并不知道是什么问题,通过咨询他会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法律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的。”曹红玲说。帮助家暴受害者走出阴影社区中唐女士的案子让曹红玲终身难忘。2013年12月的一天,曹红玲接到民调员的通知去居民家中家访,原来,3天前,唐女士和丈夫因琐事发生纠纷,丈夫对其大打出手。被丈夫家暴的唐女士“只知道疼”,因家庭经济困难,她甚至没有打算去医院。最后,在社区的帮助下,唐女士被送往医院救治。医院诊断结果令人错愕——脾脏破裂。唐女士被摘除脾脏后,已达到七级伤残。即便如此,唐女士对于是否要追究丈夫刑事责任仍然犹豫不决。“并不是夫妻双方感情有多深,她顾虑现在住的廉租房是丈夫名义申请的,告了丈夫,廉租房是不是就不能住了。”曹红玲说。在接手这个案件后,曹红玲跑了医院三四次,通过近一个月的时间给她做法律解答和心理疏导,最终她勇敢地面对了这件事,她的丈夫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随后曹红玲又代理了她的离婚诉讼;然后又帮她解决了廉租房更名的问题;在她智力障碍的大女儿突然死亡后,又和社区工作人员对她进行安抚关怀,帮助她树立生活信心。时隔两年之后,当曹红玲再见到她时,原来情绪低迷的唐女士已然不复存在,生活状态简直判若两人。“她居然做了直销,乐观开朗地向邻里街坊推销产品。”曹红玲说。“用法律解决问题不意味着打官司”虽然,曹红玲运用法律武器,帮助居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麻烦”,但是考虑到诉讼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曹红玲总是将可能发生的最坏的结果和最大的利益先告诉当事人,在所有手段穷尽后再选择进入诉讼程序。“社会转型期间,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式都需要改变,原来遇到问题找熟人找关系,现在考虑问题变成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曹红玲认为,用法律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是要打官司,还可以通过社区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途径。2017年7月,李女士在小区底商菜店里买菜,因地上有积水不慎滑倒,店老板的儿子将李女士及时送往医院并支付了几千块的医药费。但是年近50岁的李女士膝盖骨折,后来又经过了两次手术,花费了好几万才将病治好。店主觉得自己很冤,认为李女士是自己不小心滑倒的,自己也支付了部分医药费,不应再负担更多的费用。李女士向曹红玲咨询,在法律上到底应该如何认定责任。曹红玲告诉李女士,她作为一名正常的成年人在行走中应充分履行安全注意义务,造成自身伤害应自行承担主要责任,菜店老板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应当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所以店老板对李女士受伤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然而,在社区民调委员会的主持下,调解几次停滞,对于赔偿金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双方陷入僵局。此时,曹红玲两手准备,一边继续调解,一边准备为李女士申请法律援助。所幸,经过漫长的一年调解,2018年6月,双方达成协议,店主赔偿李女士2万元。“扎根在社区 服务于居民”在社区做派驻律师和平时接待案件当事人有何不同?曹红玲认为,“专职律师代理的案子感觉还是离自己很遥远的,而在社区接触的案子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曹红玲在社区做法律咨询时,常常和居民聊着聊着,聊天的人就变成了案件当事人。2018年6月,社区王女士的儿子突然因心梗去世悲恸不已,其子生前是一名美团外卖送餐员,就职于武汉某网络公司3个月。儿子死后,就职公司不肯出丧葬费和抚恤金,而公司员工捐款的5000元也被公司扣留了,并且表示,要拿这笔捐款必须签订一份“了断协议”。王女士不知道怎么办,相互扯皮了五六个月也没结果,她试着去找了曹红玲,想问问法律上这事儿怎么看?曹红玲分析认为只要能证明王女士的儿子是受该网络公司的工作安排并且工资是由网络公司发放,王女士就可以主张要求网络公司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曹红玲随后为王女士申请了法律援助,历经仲裁、法院一审,法院最终确认王女士的儿子和武汉某网络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应给予丧葬费抚恤金1.7万元。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曹红玲表示,社区里的居民大多数都满足法律援助的条件,即使有少数不符合的,曹红玲会帮忙申请其条件稍微宽松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打消他们的经济顾虑。2019年8月29日,采访当日,曹红玲收到王女士送来的法院判决书,虽然此时她已经离开工作了6年的文卉苑社区,已轮换到丹水池街丹北社区继续担任派驻律师。回首6年与文卉苑社区居民的相处,曹红玲感慨和社区所有的工作人员成为了朋友,“社区的各项活动他们会邀请我参加,就连节假日的各种福利他们都会给我留一份。”“每当我走进社区,很多居民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端午节的时候有些居民还会送给我他们亲手包的粽子和煮好的咸鸭蛋。”也许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释放的善意和理解,让曹红玲由衷地表示,“我愿意扎根在社区,愿意服务于居民。 详见《民主与法制时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QwNTkyNg==&mid=2651393386&idx=4&sn=b6b011be7f8244ead5fab1f75ae7fa0d&chksm=8bb2b923bcc53035c44a869ead45d383a5ea6d73158b85151a846f9434bbd9fd3303bcbb9e1f&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8857618597&sharer_shareid=8a88a07af265e552a10772849e522022#rd 中国律师网http://www.acla.org.cn/article/page/detailById/25828?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
13
2019-09
2019年9月12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杨文雄庭长、郭登友,湖北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法律工作部)二级调研员吴海飚、一级主任科员顾梦昳一行,就“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到“调解网”进行调研。武昌居民调解研究中心监事宫步坦、“调解网”技术总监陈黎、“调解网”未成年人权益部部长杨森、“调解网”项目经理吕秋芬参加调研。 杨文雄、吴海飚一行实地调研了“调解网”技术中心,查阅调解案卷和职工维权法律援助案卷,了解现行调解制度和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情况,并与“调解网”技术团队就诉调对接工作的信息化情况进行细致沟通、交流,对“调解网”与多家法院开展劳动争议案件诉前及诉中调解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对“调解网”配合省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法律工作部)开创性地合作劳动争议在线法律服务给予积极评价。 座谈会上,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昌居民调解研究中心监事宫步坦就“调解网”的发展沿革、公益活动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流程、诉解对接工作开展情况、劳动争议调解案件和法律援助案件承办情况作详细介绍,并明确表态“调解网”愿意发挥现有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积极助力省高院、省总工会共同推进的全省“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调解网”技术总监陈黎、项目经理吕秋芬介绍了“调解网”信息化工作的现状,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吴海飚调研员在发言中介绍,省高院和省总工会日前已联合下发《关于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他指出省高院、省总工会与“调解网”在劳动争议诉调对接领域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他强调要把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做实做好,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共同推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杨文雄庭长对“调解网”8年来坚持不懈提供调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法律服务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表示对“调解网”参与全省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试点单位的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充满信心,希望“调解网”与各级法院、总工会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协作,先行先试,做大做强劳动争议“线上+线下”调处化解的特色模式,发挥示范效果,创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12
2019-09
2019年9月11日-12日,“调解网”(武汉市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代表参加由共青团湖北省委在东湖大厦举办的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事务社工培训暨“希望伴飞计划”公益项目(A类)大赛。在此次大赛中“调解网”荣获2019年“希望伴飞计划”公益项目(A类)大赛一等奖。
-
10
2019-09
2019年8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2019年第8期在武汉市进行。本期活动由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洪山区人民检察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武昌居民调解研究中心、“调解网”共同举办,并得到了“希望伴飞计划”A类项目资金支持。本项目负责人:杨森,“调解网”未成年人维权部部长。 活动期间,“调解网”遴选法律服务志愿者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合适成年人),根据其委托,在下列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担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适成年人:2019第032号案件(未成年人QY涉嫌抢劫罪,司法机关案件编号:洪检一部成到【2019】13号)2019第033号案件(未成年人ZZY涉嫌贩卖毒品罪,司法机关案件编号:武东湖检未检成到【2019】18号)本期活动公益致谢:代亚菲魏钲芝
-
10
2019-09
2019年9月,“调解网”在武昌区第六届公益创投大赛中申报的“法律进社区”情景剧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资格审查、初评及决赛路演答辩等环节,最终入围。武昌区第六届公益创投大赛由武汉融侨置业有限公司出资支持,由武昌区民政局、武昌慈善总会主办,委托武汉市武昌区乐仁乐助公益发展与社会创新中心承办,武汉市武昌区社会工作联合会协办。本次公益创投大赛为融侨万家·益动武昌—“助力军运·聚焦民政主业”专场。目的是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能力、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理念的提升和制度化建设,实施一批深受居民欢迎的优质公益服务项目,提供更贴近居民需求、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活力,为军运会举办营造良好氛围。2019年7月项目启动后,共收到52个申报项目,经资格审查与专业预审,共有24个项目初赛入围。经过紧张激烈的决赛路演,有20个优秀项目最终入围,“法律进社区”情景剧普法宣传活动荣列其中。“法律进社区”情景剧普法宣传活动旨在以开展“普法四个一”(一堂法治讲座、一场普法宣传、一个模拟法庭、一次法律服务)为基础,通过法治教育的新方法(到社区播放法律情景剧),开展内容易懂、形式灵活的普法宣传活动。项目将以“调解网”为依托,通过搭建“互联网+志愿者法律服务”平台,汇聚执业律师、法学教师、法官、检察官、社区律师等各类法律专业人士,形成为社区提供普法服务的合力,开展社区普法活动,力求通俗易懂的将法律知识传播到基层社区,做到法律进入社区,以全民普法促进全民守法。编辑:黄茜
-
07
2019-09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并出现低龄化、暴力倾向、团伙作案、智力型犯罪等特点,同时青少年对于自身合法权益没有很好的保护能力。 坚持法律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权力与义务相统一,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着重培养和建立法治观念、责任意识、法律信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绿苗普法启蒙计划”有幸获得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的爱心“认领”,有机会借助“腾讯99公益日”活动平台,充分发挥我们“调解网”(www.tiaojie.com)作为“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的独特优势。把握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心特点,我们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在城乡社区组织青少年模拟法庭、普法讲座、贫困山区留守儿童普法宣讲、农村女童自我保护专题讲座等法治启蒙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帮扶困境未成年人的各种志愿服务,包括:涉罪未成年人的“合适成年人”、“审前社会调查”、“考察帮教”、心理咨询、社工帮扶等志愿服务 。 为帮助青少年免受伤害,更不要去伤害其他青少年,为了我们的绿苗拥有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绿苗普法启蒙计划”诚挚邀请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机构、企业和家长们的共同关注、共同参与,为我们共同的公益计划贡献一份力量:点点滴滴、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我们一起在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扫描二维码了解“绿苗普法启蒙计划”项目详情
-
03
2019-09
2019年8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第8期在武汉市进行。本期活动由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洪山区人民检察院、武昌居民调解研究中心、“调解网”共同举办,并得到了“希望伴飞计划”A类项目资金支持。本项目负责人:杨森,“调解网”未成年人维权部部长。 活动期间,“调解网”遴选法律服务志愿者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社会调查员),根据相关司法机关的委托,对以下刑事案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在武汉市进行了调查,并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了《社会调查评估报告》: 2019第052号案件(未成年人ZCX涉嫌敲诈勒索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武东湖检未检委调【2019】23号); 2019第053号案件(未成年人XB涉嫌强奸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武东湖检未检委调【2019】24号); 2019第054号案件(未成年人YLD涉嫌协助组织卖淫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洪检一部委调(2019)9号); 2019第055号案件(未成年人LAS涉嫌盗窃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洪检一部委调(2019)10号);2019第056号案件(未成年人QH涉嫌盗窃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洪检一部委调(2019)12号);2019第057号案件(未成年人WYJ涉嫌盗窃罪一案,司法机关编号:武东湖检未检委调【2019】27号) 本期活动公益致谢:夏黎君钟佳佳代亚菲张咪娜姚芳李伟廷
-
29
2019-08
2019年8月20日,“调解网”驻襄阳工作站挂牌仪式暨工作座谈会在湖北襄阳举行。湖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襄阳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周成,湖北周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文胜、党支部副书记罗明、办公室负责人郜新波、外宣部主任姚源远、律师代表甘国营、侯翔宇,“调解网”负责人、武汉市武昌居民调解中心监事宫步坦,律师调解员代表李发林,“调解网”驻十堰工作站代表袁园,“调解网”案件管理部秘书魏钲芝等参加活动。宫步坦与周成主任分别代表“调解网”与湖北周成律师事务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举行“调解网”驻襄阳工作站的授牌仪式。 随后的工作座谈会上,宫步坦就“调解网”的宗旨使命、成立沿革、公益活动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流程、获得荣誉及“调解网”驻十堰工作站、驻荆州工作站的开展情况作详细介绍,对周成所一直以来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和承担社会责任表示钦佩,期待双方未来紧密合作,共襄公共法律服务事业。 周成主任表示,“调解网”在襄阳设立工作站是双方在公益法律领域合作共赢的重要成果,一方面使发源于武汉社区的“调解网”能够借助周成所在襄阳本地的资源和影响力,更好地在襄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另一方面,推动周成所充分借助“调解网”的平台优势和品牌优势,将律师调解工作和其他公益服务活动开展好的同时,充分锻炼执业律师的技能,提升律师、律所及律师行业的声誉。与会代表围绕“调解网”驻襄阳工作站的后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调解网”驻襄阳工作站负责人姚源远主任作表态发言。 详见“襄阳法治网”:http://sfj.xiangyang.gov.cn/sfxz/flfw/201908/t20190828_18692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