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会调查”公益活动
2024年10月—12月,“调解网”与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洪山区人民法院、蔡甸区人民检察院、硚口区人民检察院、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湖北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社会调查”公益活动2024年第10期至第12期。
活动期间,“调解网”遴选并推荐了武汉市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高珊等4位法律服务志愿者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社会调查员),根据相关司法机关的委托,对刑事案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在武汉市进行了调查,并向相关司法机关提交了《社会调查评估报告》。
2、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
2024年10月—12月,“调解网”与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洪山区人民检察院、硚口区人民检察院、蔡甸区人民检察院、湖北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之“合适成年人”公益活动2024年第10期至第12期。
活动期间,“调解网”遴选并推荐湖北黄鹤律师事务所叶培芬律师等10位法律服务志愿者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合适成年人),根据其委托,在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中,在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的情况下,担任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适成年人,陪同涉罪未成年人接受讯问(询问),以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
3、开展“律师调解”公益活动
2024年10月—12月,“律师调解”公益活动(原“第三方法律服务”)2024年第4期在武汉市进行。本期活动由“调解网”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青山区人民法院、洪山区人民法院、武昌区人民法院、江岸区人民法院、江汉区人民法院、江夏区人民法院与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合作举办,共同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活动期间,调解网根据公益法律人的网上报名,遴选并推荐湖北黄鹤律师事务所曹红玲律师等30位法律服务志愿者(执业律师)作为“第三方法律服务”的代表,在武汉经开区法院、青山区法院、洪山区法院、武昌区人民法院、江岸区人民法院、江汉区人民法院、江夏区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为居民和弱势群体解答法律咨询、提供诉前调解等公益法律服务。
4、中国法学会等调研“调解网”和研究会
2024年9月24日,“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现场推进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洪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湖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徐文海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主持会议。
湖北省法学会会长傅德辉、云南省法学会会长张太原出席会议。武汉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李义龙致辞,并介绍武汉市开展“基层行”活动情况。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考察调研了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和“调解网”。“调解网”(研究会)负责人宫步坦、曹红玲、杨森分别介绍了“调解网”(研究会)的发展历程和十三年来凝聚青年志愿者、法学会会员,在基层开展普法志愿活动、提供法律志愿服务的工作情况,回答了领导提问,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青年普法志愿者工作的意见建议。
5、“调解网”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
2024年10月19日,“调解网”联合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洪山区人民检察院、硚口区人民检察院、蔡甸区人民检察院于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调解网”法律服务志愿者叶培芬律师、办公室主任李婷与13位未成年人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它激励着每一位未成年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将辛亥革命的崇高理想与不朽精神内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源泉。活动结束后,活动参加者感触很深,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精神,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6、《“调解网”参与申报案例荣获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 公益法律服务协同创新提名案例
2024年11月3日,由法制日报社、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覆盖推进立法与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普法与法治社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律所公益品牌、法律援助、捐资助学、公益法律服务协同创新等8个类别。历经专家充分讨论、细致甄选,最终82个典型案例、78个提名案例脱颖而出。
武汉市武昌区周冶陶公益服务中心(调解网)申报案例“探索创新公益法律服务 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建设”荣获第三届中国律师公益(社会责任) 公益法律服务协同创新提名案例。
7、《《民主与法制》周刊:“调解网”:与时俱进 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今年以来,湖北省委、省委政法委高度重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将其作为参与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渠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真正把“基层行”活动融入群众日常、融入社会治理。
武汉市推出“调解网”,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汇集政法干警、律师、企业法务、法科教师和在校生等法律志愿服务者,面向社区居民和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居民调解以及未成年人帮扶等公益法律服务。“调解网”自2012年3月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12载春秋,实名注册且经过审核的志愿者1150人,其中法学会会员177人,以执业律师为主,成功调解案件2万多件。
8、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法律科技公司创新推动枫桥式矛盾纠纷化解 发布《法律科技创新推动枫桥式矛盾纠纷化解倡议书》
11月20日,“法律科技创新推动枫桥式矛盾纠纷化解联席会议”(2024)在杭州召开。以科技的力量创新推动枫桥式矛盾纠纷化解,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提出,会议旨在促成法律科技公司形成合力,通过法律科技赋能,跑出矛盾纠纷化解“加速度”。
会议由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法律咨询中心、同济大学法学院、共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会议坚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好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会议突出强化科技和数智平台支撑,拓展法律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研究法律科技创新推动枫桥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交流经验做法,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
“调解网”创始人宫步坦在会上作了发言。
9、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承担课题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二等奖”
2024年12月13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结题评审结果的通报》,经初步审核、专家评审、成果评选等环节,批准55项课题结题。其中,7个课题成果为“一等奖”项目,19个课题成果为“二等奖”项目,29个课题成果为“三等奖”项目。
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承担的《发挥专业代表小组在人大立法、监督中作用机制路径研究》课题成果,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人大研究课题二等奖”。
该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负责人、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会长宫步坦与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严格按照课题计划要求完成了课题报告等成果。课题报告从专业代表小组定位出发,分析设置专业代表小组的当前现实意义和发挥专业代表小组实效的难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专业代表小组机制建设和制定《专业代表小组工作条例》等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