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Upload/NewsImg/8px;font-family:'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法制日报讯(《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何正鑫 本报记者 刘志月)
600余名法律服务者驻点“问诊”
../imgUpload/NewsImg/8px;font-family:'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
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多了个律师“接诊台”——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我每周四都在这里值班,主要是接受当事人法律咨询、代写诉状以及诉前调解等。”接待完一个医疗纠纷案当事人,叶培芬趁着间隙喝了口水,对《法制日报》记者说道。
叶培芬是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律师,也是公益法律服务网站“调解网”600余名法律服务者之一。
2012年3月,湖北省人大原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冶陶发起成立“调解网”。5年来,由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教师等组成的公益法律服务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驻点社区、法院、检察院等开展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为武汉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组成力量。
群众共享法律专家
说起律师曹红玲,胡琳(化名)的语气里多了几分亲切。2007年,胡琳因刑事犯罪获刑15年,其身患残疾的女儿乐乐跟随父亲王某生活。作为残疾人士,乐乐享有民政部门每月820元的低保补贴。相关款项与王某的丧葬费、抚恤金一并存于乐乐的银行账户。
王某2012年去世后,乐乐由其姑妈照顾。后来,乐乐的叔婶将其从姑妈家带走,并代为保管存折。2015年9月,胡琳因表现良好提前刑满释放,将乐乐接走共同生活。同年10月,乐乐的婶婶给了胡琳2万元,要求其承诺了结存款一事。事后,胡琳查询得知,乐乐叔婶曾先后从乐乐账户内取款5.1万元用于家庭日常开销。乐乐叔婶认为,他们抚养了乐乐一年多,钱款属应得,拒绝将剩余3.1万元返还。无奈之下,胡琳以乐乐名义申请法律援助,将乐乐叔婶诉至法庭。调解网律师曹红玲成为此案承办律师。
为缓解矛盾,曹红玲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无果。2016年1月,江岸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依法判决乐乐叔婶返还乐乐合法财产3.1万元。
“曹律师和我们非亲非故,但为这事跑了很多次,还一分钱没收,真是太感谢她了。”胡琳说。
前述案例,是调解网公益法律服务者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一个缩影。
湖北省律师协会副秘书长、调解网共同发起人宫步坦介绍,自2012年以来,调解网公益法律服务者们坚持线上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的同时,先后开展了“法在社区”“法在援助”“社区说案”等公益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和弱势群体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群众除可以通过调解网提交申请获取帮助外,还可经由当地法院、妇联等部门获得我们的免费服务。”宫步坦说。
目前,调解网已与湖北省内各级妇联、团委、残联等群体组织以及武汉多家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局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各项公益活动数百次,先后获评“湖北省杰出青少年维权岗”“湖北省助残文明号”“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政法机关多了帮手
法律服务者“共享”专业知识,受惠的不仅仅是群众。
2016年7月,武昌区人民法院成为调解网服务点之一。今年9月,该院在诉讼服务大厅开辟“第三方法律服务专区”,由调解网派驻律师,每日轮流为到访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法律咨询、代写诉状、诉前调解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10月28日下午,武昌区人民法院的值班律师叶培芬介绍。
记者注意到,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就有10余名群众前来咨询,内容涉及法院执行、诉讼保全、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等各个方面。
“作为武汉15个基层法院之一,我院每年收案数都在全市排前几名,立案登记制以来‘案多人少’现实矛盾下,律师作为第三方力量进行案件前期疏导,既给法官们减了负,也更易让当事人信服。”武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张创军说。
0
0
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