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官方微信“武昌发布”2015年10月15日信息(记者:李甜)
近日,调解网获评“2014-2015年度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在获评的630个单位中,调解网是其中唯一一个使用互联网+为青少年维权的单位。
据了解,调解网由周冶陶于2012年正式创办。退休前,她曾任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退休后,她创办公益服务网站“调解网”。
目前,调解网已有实名注册法律服务志愿者440余人,其中包括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学教师、公证员、仲裁员等法律专业人士。
这支普法团队通过法律咨询、说服疏导、居民调解方式,解决居民纠纷,化解社区矛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创新。3年多来,累计开展公益活动300余次,有“法在社区”、“法在援助”、“社区说案”等社区公益活动,和“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等帮扶涉罪未成年人的公益活动。
此外,调解网还开展见证人民法院疑难案件执行、参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之前的听证、组织法科师生参观看守所、组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座谈会”等其他公益活动。
2013年1月,调解网与武昌区司法局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4年12月,调解网获评“2014年度湖北省助残文明号”。
2015年12月,调解网获评“武昌区2015年度十佳社会组织”和“武昌区优秀志愿组织”。
2016年2月,获评“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2016年5月,武汉与调解网合作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互联网+”支持体系。
参与“第三方”调解
调解网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主要针对社区常见的邻里关系、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物业管理、婚姻家庭等小矛盾、小纠纷,由专业法律人士免费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从组织形式和宗旨理念上看,都是“第三方”调解的一种创新模式。
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调解网引导专业法律人士作为志愿者融入“第三方”调解制度,对现有“第三方”调解制度进行补充,拓宽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完善武昌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作为一种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调解网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受理民间纠纷的调解申请,并通过在线调解程序实现网上调解。
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成功结合
调解网组织法律职业共体在网上、线下讨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旨在公益法律服务中推动寓教于乐的参与式普法,让社区居民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实现普法宣传效果。
同时,调解网特别注重与高校法学院的合作,鼓励法科学子志愿者报名参加公益活动,实际参与纠纷解决案例。
调解网在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上找到了结合点,既推动了“第三方”调解工作,又凝聚了法律人共识,展现法律人的公益心,在公益法律服务中成功普法。
(以上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0NTY5NA==&mid=2652420141&idx=2&sn=5b6791d301917377085999faf8b47d12&chksm=8bc2b25cbcb53b4a8081952557931324805f62789df2bb5563ebaeb34c97b3d2865398c57f96&mpshare=1&scene=1&srcid=1015fDHwquQ0aATepo47Jpm3#rd)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官方微博“武昌政务发布”介绍“调解网”:

详见“武昌政务发布”的”武昌城市“栏目:http://weibo.com/p/100808fd0e44407fb873f1f0055c1c60e8e291?k=%E6%AD%A6%E6%98%8C%E5%9F%8E%E4%BA%8B&from=501&_from_=huati_topic